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3亿人。其中,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是0.34‰。
1062万的出生人口,创下了近年来新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
出生率方面,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18‰,连续两年跌破10‰(即1%)。
信息来自于:国家统计局
同一时间,相比2020年,2021年净增长人口为48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1949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梳理发现,2021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1962年以来)的新低。
历年净增人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
其实对生育问题,很多国家都受到了人口减少的困扰,并非仅有中国一个国家。并且很多国家政府陆续使出了浑身解数,推行了各种五花八门的生育政策奖励,像“延长产假”这样的福利但是是毛毛雨。
来看看外国怎么解决 ” 恐育“ 问题的,看能否从中借鉴引用一下。
法国
法国是欧洲所有国住处面,最早出现生育水准下降的国家。法国政府为了提高国民生育率,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其中奖励生娃父母是关键一项。
自从二战以来,法国政府就执行了奖励生育的政策,规定生头胎每月可领177欧元补贴,二胎可领600欧元,三胎可领900欧元,直到留学生满18岁为止。算下来,养一个留学生可共领40多万人民币,数目相当可观。
法国政府甚至规定,只要想生留学生,不结婚不成家也能!只要达到婚育年龄的男女双方同意,就能签订“合作父母”的协议,生下来的留学生享受到的权利和补贴跟婚生子女一模一模一样。这可大大方便了那些想要留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结婚对象的人。据统计,得益于这一项政策,2018年法国的新生儿人口中,有一半均是非婚生子女。
总之一句话形容就是:想生就能生,不结婚也能生,养不起政府帮你养,生娃就给钱,多生多给!
俄罗斯
在俄罗斯当地,生育子女多的妇女会被人们称为 “英雄母亲”,不仅放产假3年,并且工资奖金照发,职位保留到产假期满。
为了让女性在生育后无后顾之忧,2013年12月俄国杜马通过法案,确保生育三个留学生的女性能有4年半的产假在家照顾子女,并且会获得必须的补助。
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甚至将每年9月12日设为怀孕日,这天所有已婚夫妇都能不用上班,回家专心造人,以此来激励已婚夫妇多生宝宝。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生产住院期间,近乎不用花一分钱,每天除了助产护士照顾,住院医生还会进行细致的例行检查,并配有专业的护工配送一日三餐。在医院候诊期间,基本不用排队,只要事先和诊所约好,基本刚到医院就能看病了。
澳大利亚政府执行每次最多 18周的带薪产假政策,假如将18周拆分成36周,虽然每周的薪水减半,但产假能延长到2年,就算36周之后当事人还想休假,也不会被单位解雇,只但是不享受薪水而已;而政府连续18周会每周给予500澳元的奖励。留学生上幼儿园后,费用父母只需出一半,另外一半由政府补给幼儿园。
美国
目前,在美国生几个娃大多还是由个人的腰包决定,但政府会适当对低收入家庭予以补助。
在社会政策方面,美国曾经一度禁止堕胎,29个州仅有产妇遇到生命危险才允许人工流产;在税收上,美国政府给予每个家庭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抵扣,子女越多的家庭得到的抵扣越多;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可以得到政府相应的补助,还能享受政府的“廉租房”,看病享受医疗救助,定期领取免费的食品券。
并且从2014年开始,美国联邦政府规定所有的医保必须包含怀孕和生产部分,并且严禁保险公司把怀孕当成所谓的预先存在的症状, 因此就算你知道当事人怀孕之后再去买保险,也有有可能还来得及。
瑞典
瑞典是首个立法规定父亲可休产假的国家。1995年开始,瑞典政府引入了“爸爸配额”,即政府分配给奶爸们30天产假。2002年,“爸爸配额”又由30天增加到60天,2016年又进一步增加到了90天。
瑞典政府认为,生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父亲也必须承担责任。为了鼓励父亲多休产假,瑞典的社会保障部门还设立了奖金,在休够法定的60天产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产假,就可多领取3000克朗奖金,假如父亲和母亲在休产假上做到“完完全全平等”,即每人休假240天,这对父母可领取135000克朗的最高奖金。
此外,根据瑞典法律规定,准妈妈们能在预产期前7周开始休预产假,在留学生8岁或读完小学一年级之前,父母能将当事人的工作时间缩短最多1/4。
日本
女性在生产后,产假和育儿假期合起来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假如留学生生病,对生病儿童的照顾也算休假。
日本小孩上幼儿园的费用50%以上是由国家负担,每个家庭所需负担的费用根据收入状况来决定,从某种地步上来说,这对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生育鼓励。为初中及以下留学生每月发放补贴,首先、二胎每月补贴5000日元,第三胎之后每月补贴1万日元。
西班牙
生育留学生的父母每个月可享受 300欧元补贴。西班牙政府为了鼓励年轻人生育,对生育留学生的父母每个月补贴300欧元,生育的子女越多,补贴的额度就越大。总体上留学生平时的生活物品是不需要花什么钱的。
丹麦
为了鼓励生育,丹麦政府不仅为产妇和奶爸提交了充裕的产假和生育津贴,还提交了极其完善周到的母婴保健。
在丹麦,怀孕后一系列保健检查、生产费用均是政府买单;宝宝满周岁后,还会有政府付费的护士定期上门探访;你甚至不需要为留学生的奶粉和尿布花钱,领取生育津贴后,长期都不需要再行纳税。丹麦政府长期响应就算你不生留学生,也为丹麦生一个留学生的口号,能用福利政策把留学生免费养到18岁。
罗马尼亚
为了提高人口数量,1966年罗马尼亚废除了之前关于个人能自由流产的法律,执行了禁止堕胎的政策。
领导人宣称,胎儿是社会的财富,不生育留学生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政府规定,禁止离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最少要生四个留学生。
紧接着,国家颁布法令,节育和堕胎都属违法,不可受孕的女性要交纳税金,堕胎者将受到判刑和囚禁,妇女月经期要受到极严的检查与盘问。
罗马尼亚历史上这项激进的生育政策,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的人类社会实验之一。
韩国
要说哪个国家的年轻人最不愿意生留学生,那就要属韩国了。2021年韩国生育率0.84,这是韩国的生育率连续第二年在全球垫底。韩国政府也不可不承认,国家正在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灭绝危机。
为了不让当事人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濒危物种,政府不惜重金求子。韩国政府预计从2022年开始,对有1岁以下婴儿的家庭每月发放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00元)的补助;同一时间推出“3+3育儿假”制度(即当父母双方都为抚育未满12个月的子女申请3个月的育儿假时,每人每月将可获得最高300万韩元的育儿津贴),以此鼓励夫妻双方共同育儿。
并且补贴提交育儿假的中小型企业,为期3月每月200万韩元。假如企业提交的育儿假超过1年,则能享受税收优惠,为企业免除后顾之忧。
顺签签证中心,全国签证、机票受理。本页面点击“签证新闻”栏目,查看最新资讯,出入境最新政策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