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日内,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的斯里兰卡动荡不停。在斯里兰卡经商多年的华商告诉中新经纬,缺油少气断电已持续数月,并引发连锁反应:加油站排队数天才能加上油已成常态,部分公共交通停摆,工厂产能受限。因缺少燃气,首都科伦坡市区有居民烧柴烹饪。
曾经“南亚中高收入国家”的荣光已经隐去,现今的斯里兰卡正深陷在食品、燃料和药品短缺等危机中。
jwview
“我看见火光从总理私宅冒出来”
7月9日,数万人走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示威游行,其中数千名抗议者突破安全路障,冲击了总统府;同日深夜,有抗议者纵火焚烧了总理府邸。
“站在我们家阳台上,就看见火光从总理的私宅不断冒出来。”在斯里兰卡已生活7年的华人Phoebe,其住宅距离总理私宅仅有几百米,她告诉中新经纬,在冲突暴涨的上一周,她每日途经总理家发现安保多了起来,安了很多防爆的防护栏,只留了一个出入口。7月9日深夜,总理私宅冒起火光,但周边都很安全,无人受伤。
斯里兰卡福建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黄朝顺住址离总理家私宅大概2分钟左右车程。他告诉中新经纬,晚上周边楼下都有特殊部队站岗,无人山人海,也无影响到私人住宅的生活,站在楼上能远眺到总理住宅,围墙比较高,看起来过火面积在40%左右。
“虽然有部分示威者入境总统府,但其实7月9日的示威游行是比较温和的,中国驻斯里兰卡领事馆和当地的电视频道等都有提前告知我们,现场也无出现打砸抢烧等暴力行为。”黄朝顺对中新经纬表达。
斯里兰卡福建总商会副会长李春荣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也提到,斯里兰卡的这场游行均是在科伦坡的特定街道,对城市运行和普通人的影响并不大,有些示威者在次日已经自发打扫卫生离开。
实际上,早在7月9日这场令人瞩目的大游行之前,斯里兰卡就曾在四月和5月出现多次冲突和游行。如今,总统、总理和多位部长在最近的动荡中相继辞职。据环球网最新报道,7月13日,斯里兰卡刚刚公布辞职的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已搭乘军机离境抵达马尔代夫。总统的弟弟、前财政部长巴希尔·拉贾帕克萨也已离境飞往美国。同日,斯里兰卡总理维克拉马辛哈公布执行国家紧急状态。
受访华商均表达,7月9日的这场大规模游行再一次反映出缓解斯里兰卡经济困境已刻不容缓。
黄朝顺提到,这次大游行除了有组织的参与者之外,还有很多均是自发参与的,这占到了多数,“之前有可能是已步入社会的人群为主,但这次有很多大学生参与,这反映了目前斯里兰卡的经济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将近5个月的停电和缺油少气,哪个普通家庭能承受了呢?”
Phoebe则提到,7月9日的大游行除首都科伦坡本地的人之外,还有很多外省的人民从各地过来,靠着走路、扒火车、挤货车等方式涌进了科伦坡,“尽管来得很艰苦,但他们还是来表达愤怒”。
jwview
缺纸导致供电局连电费单都没办法打印
曾经的斯里兰卡是南亚旅游胜地,2018年接待了230万国际旅客,旅游业全年收入高到了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但现在,它被高通胀、粮食短缺、油气供给不足、货币急速贬值等多重危机扼住了“咽喉”,普通民众正深受其害。
公开资料显示,斯里兰卡6月通胀率达到创纪录的54.6%,食品通胀率更是高到了80.1%。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在此国家约2200万人口中,超过620万人面对食品短缺,约61%的家庭不可不减少食品消费。3月4日之后,斯里兰卡卢比对美元汇率也从200左右的水准一路暴跌,截至7月13日已跌去82%。
黄朝顺表达,自疫情暴发后,物价水准就逐渐上升,目前蔬菜等本地商品供应还能保证,但无之前那么丰富,价格也比较高,比如一公斤的青菜已经从500卢比涨到了1200卢比(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22.56元),进口的商品则不仅价格大幅提升,还很短缺。
进口商品较本土商品更为紧张,跟斯里兰卡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有直接关系。斯里兰卡的支柱性产业是旅游业,同一时间向外出口茶叶、宝石、渔业商品等,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高度依赖进口,这使得其特别依赖外汇收入。2019年斯里兰卡出现恐怖袭击事件,重创旅游业。然后于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再一次使得旅游业雪上加霜。2021年斯里兰卡政府为发展绿色农业,禁止进口化肥和杀虫剂等,但农业然后又歉收,使其不可不进口粮食。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又导致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在此背景下,赚的少,支出的却多,外汇收入锐减成为了压倒斯里兰卡的“最终一根稻草”,能源和粮食短缺使得供需更加失衡,通胀问题持续恶化。这也使得斯里兰卡无力支付510亿美元的外债,走向“国家破产”。
Phoebe在斯里兰卡主要经营宝石生意,她告诉中新经纬,宝石鉴定证书的塑料封皮是需要进口的,但由于最近几个月鉴定机构美元汇出受限,也就无法进口封皮,当事人拿到的鉴定证书均是“没穿衣”的状态。纸张也是进口的,但由于缺纸,好多学校都无办法组织学生考试,缺纸甚至导致供电局连电费单都没办法打印。
jwview
排队两天两夜不必须加到油
李春荣最近一段时间都生活在斯里兰卡南部省海滨本托塔,他表达,中国等国家对斯里兰卡有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类援助,生活相对正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油、电、气”供应紧张,这已对民生造成关键影响。
黄朝顺提到,斯里兰卡从2021年2月份就断断续续开始停电,每次停电2个小时左右,在3-四月份达到停电高峰,有时候一天停3次,累计停电时长最高到了十个小时,现在有所好转,但每天还是会定期停电,科伦坡目前每天差不多早晚各停电1次,累计3个小时左右。
而燃油和燃气不仅价格高企,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到。受访华商都提到,去加油站排长队已成常态化,且加油都有额度限制,不会加满。
“四月份前去加油站排队约2个小时,最长一次是从早上排到晚上,但现在排两天两夜都加不到。前几天去黑市加油,一升95号汽油费用为3000卢比(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56.4元)。一年前的油价才180卢比,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5元多。”Phoebe称。
黄朝顺提到,每个加油站的门口大概均是三公里长的队伍,高峰期有可能排三四天都加不上油,加油难使得很多华商汽车停放在家十几天,仅因排队加油而斗殴致死,又或是老年司机因长期在高温的驾驶室等候排队而去世的新闻,至今已发现十余起。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当地居民在排队加油 来源:受访对象Phoebe供图
Phoebe告诉中新经纬,此前燃气的正常价格为1700卢比每罐(12.5升),按当时汇率计约60元人民币,现在上涨到近6000卢比(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12元),黑市能卖到20000卢比(折合人民币约376元),涨了5倍。“每次使用燃气都很小心谨慎,生怕浪费,每天有可能就开个10-20分钟,大多数时候改用电来烹饪,为此特意买了电蒸锅和小电火锅。”
jwview
躺平成为比开店更好的选择
受访华商还提到,很多收入微薄的斯里兰卡居民生活已在“摇摇欲坠”的边缘,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黄朝顺提到,有些经济困难的斯里兰卡本地居民已经将一日三餐改成吃两顿,有的甚至只吃一顿。
Phoebe则提到,就她了解的状况看,物价飞涨,但工资并无涨。有些斯里兰卡普通居民月薪仅有5-6万卢比,但叠加汇率贬值,本来折合人民币2000元左右的月薪现在降到1000元左右,斯里兰卡本地居民受到的影响远比外国人大。一些居民买不到也买不起燃气,科伦坡市区已有居民开始直接烧柴火烹饪。身边有朋友从网上学习自制生物柴油以作自用。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居民烧柴火替代燃气烹饪 来源:受访对象Phoebe截图自社交媒体
▲斯里兰卡居民通过网络分享如何自制生物柴油 来源:受访对象Phoebe供图
昔日喧闹的科伦坡街头也变得安静起来。黄朝顺说,公共交通大概减少了70%,很多火车、巴士都暂停了运营,出租车和私家车都在减少,连斯里兰卡随处可见的突突车也变少了。
“斯里兰卡有些家庭的女士是不出门工作的,突突车拉客是主要生活来源,很多一家四口就靠这个,但现在加不到油,有可能就无生活费了。”黄朝顺还分享了当事人的调研结果,以往一个普通的斯里兰卡居民日薪最高时大概是100元人民币左右,但汇率暴跌加之当前经济不振,收入已下降到50元人民币左右。
Phoebe提到,有位从事宝石切割工作的本地员工,因公共交通停摆,有一次只好步行6小时回家。
▲由于缺少燃油,公共交通大幅减少,居民拥挤着去乘坐为数不多尚在运行的巴士 来源:受访对象Phoebe供图
而对生产经营者来说,缺油少气断电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在各行各业显现出来。
李春荣提到,停电导致工厂无办法施工,就算有发电机但缺少燃油,加之物流不畅,很多工人在工厂也没办法正常开工,工资也受到影响,诸如宝石等产业产能跟不上,“现在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从2021年1月份开始,不管是做服务行业还是建筑行业,我们都有意识地放慢了脚步,当前的市场环境、交通工具停摆导致的缺工、汇率贬值等各种因素下,基本不会获得很好的收益回报。”黄朝顺提到,很多经营旅游业、餐饮业的人已经选择撤回去,躺平已经成为了比开店更好的选择,由于一开门就意味着费用的产生。
斯里兰卡动荡还将持续多久,成为眼下华商们最关心的问题。斯里兰卡议长阿贝瓦德纳日前表达,斯议会将于7月20日选举产生新总统。
中新经纬在采访中发现,选择留在斯里兰卡的受访对象对将来依然满怀期待。“持续数月的断电等状况,其实大家已经有所适应,国际援助来到之后,有可能半年又或是一年的时间就会慢慢好转。”李春荣说,需要给斯里兰卡一些时间,这个美丽的印度洋岛国必须会慢慢好起来的。
顺签签证中心,全国签证、机票受理。本页面点击“签证新闻”栏目,查看最新资讯,出入境最新政策早知道!